发明“痴汉”的“座椅梦”
发布时间:2015-08-18 17:21

       32岁,他在开往成都的列车上,突发出“盆躺式”座椅的发明念头,种下了最初的“座椅梦”;39岁,他潜心研发的“躺坐两用椅”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座椅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0岁,他站在“上交会”的展台前,讲述了“一个人和一个世界的座椅”故事,他发明的座椅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称赞。如今,他依旧在“盆躺式”座椅的发明之路上砥砺前行,他就是山东的发明“痴汉”戴贵柱。

       今年60岁的戴贵柱退休前是山东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上班时我就特别喜欢搞创新,再加上大学读的机械专业,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所以总是闲不下来想创新。”戴贵柱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987年,戴贵柱出差到成都,48小时的火车硬座使他腰酸背痛、身心俱疲。当时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发明“一种久坐不累的座椅”的想法。从那时起,“座椅梦”在这位齐鲁汉子身上生根发芽了。

      接下来,戴贵柱如痴如醉地投入到自己的发明过程中——为获得火车相关数据,他买站台票上车亲自拿尺子实地测量;为筹集研发经费,他省吃俭用,不断从家用里“克扣”……辛勤的付出铺就了发明座椅的梦想之路。1988年,他的第一代“盆躺式”座椅研发成功。因人在座椅上躺下时,座位部分前倾,空间节省出来,故而戴贵柱将其命名为“躺坐两用椅”。1989年8月8日,戴贵柱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1994年,他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发明专利权。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对座椅进行改造。凭借着创新热情,戴贵柱一人就拥有了3件发明专利。

      今年,戴贵柱先后走进上交所展台和青岛“创客秀”全媒介平台,向世人展示着他近30多年“座椅梦”的点点滴滴。现场观众在试坐后也纷纷赞不绝口。对此,戴贵柱在表达感谢之余,也向记者坦言他更希望自己的座椅可以早日走向市场,用于实践,让他的“座椅梦”造福更多的人。(本报实习记者  黄 盛)


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9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