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托管的相关介绍
知识产权托管是指企业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委托给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进行管理,通俗的讲,就是企业给自己找一个管家。企业根据管理需求,与托管服务机构签订授权托管协议,托管服务机构代为管理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包括申请取得、使用、转让与许可、质押融资、侵权保护和维权等。这样,企业可以更全面地管理和使用自已的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托管分为以下三类:
以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的不同构成将知识产权托管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
1、小托管:
小托管是存在个别企业与具有一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关于知识产权综合委托管理服务的一种托管服务方式,业务主要局限于个别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管理、保护、运用方面。
这种知识产权的托管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贴身服务;容易使企业在普通事务性层面获得满足。其局限在于,受企业意识水平和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限制,对企业的提升和引导有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除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不足。
2、中托管:
中托管是存在于优势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服务机构群与有一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的重点企业或产业群中的一种综合知识产权委托服务关系。
主要适用于稳步提升服务对象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帮助企业往知识产权高端运用层面扎实过渡。
3、大托管:
大托管是存在于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联盟与产业集群、区域重点产业之间的高端知识产权委托服务关系。
具体来讲是由政府牵头,综合集群政府资源、园区孵化器资源、社会服务资源组成知识产权托管联盟,面向国家层面或地区重点产业集群提供综合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用于加速提升产业群体的创造能力,应对全球知识产权风险。
双方在充分了解信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在签订严格保守商业秘密的授权托管协议下,在授权范围内,代为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加强知识产权相关的培训,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开展基本的制度建设,并开始有意识地形成知识产权。
初级阶段: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力度,形成大量的知识产权。
中级阶段:强调知识产权的立体化保护及运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其标志应当是通过知识产权为企业赢利,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从企业的花钱部门变为挣钱部门。
高级阶段: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大力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形成健康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知识产权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合适的战略可以有力地推动行业和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为行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